广东佳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590号)和《关于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有关工作的通告》(2019年第2号)等文件精神;广东佳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在高校的校企合作工作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致力做好带头引领作用,以谋求企校生三方共赢,为社会创造更大贡献。
佳泰药业凭借多年来在校企合作中的丰富经验、工作成效和业绩,经地方推荐及专家严格评审,有幸获批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称号,并被纳入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制定三年规划目标,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努力成为引领推动所在行业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领军企业,发挥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推动重点产业领域深化产教融合,在珠三角区域带动建设培育相关领域转型升级。
一、企业产教融合发展思路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壮大,佳泰药业现已成为以大健康药品生产、药品研发、中药材提取、保健品、化妆品等为主的多功能高新制药企业。在未来三年,佳泰药业将进一步巩固与高校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型学术交流教育及知识产权共享的领域基础上推动教育协同育人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积极探索校企命运共同体新模式。
二、校企合作基础
为更好地使学校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更好地利用高等学校和企业在人才资源、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优势,2018年佳泰药业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企校联合、双师培养”,每年招收合作人才培养累计30人以上,成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实习和就业基地。
三、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要内容
(一)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校企双方联合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依托平台开展联合办学、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以及其他校企合作项目。本企业设有专职的培训教室、学院公寓、专家楼、学生阅览室、学生健身室、实习车间等。
(二)共同培养人才
1.校企双方共同研讨申请专业招生计划。
2.企双方以嵌入式联合办学方式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
3.企业选派管理与技术人员担任实操教师,负责专业课程教学。
(三)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
1.企业聘请院校领导担任企业发展顾问,并定期进行系列指导工作。
2.校企合作双方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项目研究开发。
(四)共建实习实训中心
1.院校在企业挂牌设立“校外实训就业中心”,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2.作为院校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校企合作的毕业生;院校每年邀请企业参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优先为企业输送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学生。
四、重点工作推进
1.未来三年内,广东佳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巩固以往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着力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积极推进企业学徒制的开展。通过全面推行以“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学徒制培训,大力促进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专业技能岗位员工的能力素质。每年要不少于开展一项企业学徒制的培训任务,完成30名企业新型学徒。2021届大专班即将招生,这将是佳泰药业又一次新的起航。
2.以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协同育人平台。以签订校企实习实训协议、合作共建大数据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不少于3个职类的实训基地,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组织实施提供支撑。
利用公司实习基地,为在校生提供现实的生产环境,积极承担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企业实践的责任,并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3.共建共享知识产权。参与教学改革项目,力争3年内取得与院校共享的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计划在未来3年内,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三年计划不少于2项。参与教学成果的生产转化,开展技术革新合作,共同取得一批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取得实际成效。
4.提供专业的核心课程资源。共同参与行业调研、项目调研等工作,带动参与人员,开展人才培养,根据调研进行编制教材、行业标准、教学标准、技术质量标准等专业标准,校企双方依据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进行开发和提升,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品牌专业课程资源。
5.加大产教融合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提供硬件物质支持。
根据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标准和评价办法,积极配合省相关部门及有关地市人民政府考察工作,为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建立了产教融合实施管理制度,按规划开展校企工作,努力完成产教融合任务,力争成为产教融合示范企业,推动相关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的转化应用,扩大联合科研院、高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